神木東風鎂業不斷創新轉型借新能源擴大發展
發布時間:
2019-05-21 10:25
來源:
中國冶金報
從2004年成立以來,經多次轉型,由生產鎂錠,逐步走上生產鎂合金和鎂合金制品,產品附加值提升近三倍;從2016年10月份開始,為摩拜公司生產輪轂,全年供應輪轂量達400萬個;2019年第三次轉型,新建規劃5萬噸型材擠壓、鍛造鎂合金產品制造及交通裝備輕量化項目,投產后年產值達25億元……
這是筆者日前在陜西省錦界工業園區東風金屬鎂有限公司了解到的一組數據。該公司借助新能源崛起之勢,走出了資源型企業轉型升級的示范路。
轉型之思:從生產粗鎂錠到鎂合金制品
“起初,我們以生產粗鎂錠為主,隨著技術的改進和理念的革新,我們也逐步走上了轉型發展的路子,將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將粗鎂錠進一步加工變成鎂合金制品等。”該公司總經理趙剛為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將鎂錠加工成電動車輪轂后,附加值是原來的近3倍。例如,900克重的電動車輪轂市場價超過了40元,同樣重量的鎂錠價格僅13元左右。”
東風金屬鎂有限公司從2004年成立以來,先后建成年產2萬噸金屬鎂、60萬噸蘭炭、6萬噸煤焦油、2.25萬噸鎂合金生產、2000噸鎂合金壓鑄件項目生產線及1×30MW余能回收發電項目。目前,產品涵蓋蘭炭、焦油、金屬鎂、鎂合金、壓鑄件、自行車輪轂、暖氣片、家電配件、汽車配件等多個種類。
鎂合金產品憑借質量輕、強度高的優點,從2016年10月份開始,該公司先后與摩拜公司、滴滴公司簽訂合同生產供應輪轂,自此打開了市場。
“企業要立于不敗之地,要不斷創新轉型,始終站在產業發展前沿,生產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趙剛說。
循環破局:借新能源東風擴大發展
當然,東風鎂業的發展壯大并非偶然,得益于其走循環產業發展的理念。
采訪中,筆者發現,該公司利用所產的金屬鎂和各種金屬材料,通過煤氣冶煉成鎂合金,鎂合金通過電熔后,壓鑄成各種類型的壓鑄產品,剩余的煤氣進行余能發電,所產的電能用于整個產業鏈的生產用電,金屬鎂的廢渣又生產成免燒磚,整個生產工序、產品相互關聯,形成了一個循環產業鏈,達到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真正將原材料價值全部“吃干榨凈”,不僅降低了各環節生產成本和環境污染,更賦予企業產品極強的市場競爭力。
今年,該公司規劃新成立利臻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一期建設投資5.96億元,建5萬噸/年高端型材擠壓、鍛造輪轂制造及交通裝備輕量化項目,建成后,不僅該企業年產的2萬噸原鎂可全部實現深加工,還能消納兩地的3萬噸金屬鎂。
“該項目投產后,年產利潤將達25億元。”在趙剛的發展規劃里,將這條轉型升級的路子繼續走下去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升級之路:引領多元發展示范
“我們通過10多年的實踐、市場開發、產品研發,如今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希望我們企業的成功,能夠為業界提供一定的借鑒,由此推動全市金屬鎂產業的轉型升級,讓更多的煤化工企業走上循環經濟發展路子,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趙剛說,如今政策這么好,民營企業發展有廣闊的空間,希望能為經濟轉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近年來,在用足、用活、用好各類穩增長政策的基礎上,提前制定工業穩增長促投資政策措施,提振企業釋放產能信心。及時兌現貸款貼息、淘汰落后產能等政策資金,鼓勵企業不斷釋放產能,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推動全市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同時加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圍繞標桿項目建設,打造“煤頭化尾”全產業鏈高端能化基地,推進蘭炭產業大型化、智能化,清潔化升級改造,將建成煤炭分質綠色利用示范基地。
鎂錠,新能源
其他資訊